看見歷史上的台灣-台灣第一代快遞(郵務士)~「使命必達」的「麻達傳奇」 --葉錦祥
如果將台灣郵務快遞業務劃分,第一代「荷治至清初時期」~麻達;第二代「清代時期」~舖(遞)兵(草創於康熙23年「郵傳設舖兵共107名」);第三代「日治時期」~郵便士;第四代「新近時期」~快遞(「宅急便」)
康熙33年(1694)高拱乾之「臺灣府志」~「土番風俗」即載,「凡傳遞文書,兩手繫鈴,撞之則鳴,其走如飛。」復巡臺御史黃叔璥著,1736年出刊之臺海使槎錄:「麻達走遞公文,插雉尾於首,手背繫薩豉宜,以鐵為之,狀如捲荷,長三寸許。展足鬪捷,腳掌去地尺餘,撲及其臀;飛沙風起,手鐲與薩豉宜相擊,丁當遠聞,瞬息數十里。習紅毛字者曰教冊,用鵝毛管削尖…暇則將鵝管插於頭上,或貯腰間」。故麻達的出現依其外觀裝飾看,可推論早自荷治時期已有之,其裝扮上頭飾羽毛及腰插羽毛管筆(西方鋼筆的前身),並可推知當時某些麻達應已懂文書。17世紀20年代,荷人乍到「大員」地帶,即見識到高大強壯像巨人(身長比當時荷人高),當時手綁著鈴鐺,跑的比馬快的「西拉雅人」,響噹噹的正在追捕鹿隻,推測荷人即已觀察到善跑特性,可能靈機一閃,而有想到利用此,猶如「神行太保」為其傳遞公文。其實更早在1603年陳第來台所遺「東番記」,已有同樣記載過,台南一帶平埔人「無事日夜習走,足蹋皮厚數分,履荊棘如平地,速不後犇馬,能終日不息,縱之,度可數百里」。另據翁佳音教授之研究:「清代當差傳送官府文書的快遞「麻達」,可追溯到荷蘭人征服各村社後訂定的條約,規定原住民應無條件聽命候差遣,負責傳遞公司的書信、包裹、箱子、籃子等物,若有怠慢或違令,視同反抗。」(翁佳音等,2017/p.15-16)諒可得證明。如果就當時言,荷人遞送公文書信是平信;則能穿梭林箐鳥道的麻達所走遞之公文即「限時批」!
爾後原傳承自荷蘭人所遺規定,原住民必然對於其後能征服其「原征服者」的明鄭,更加畢躬畢敬態度遵從之。後傳至清朝,更建立令譽,故清初也連同台灣犬曾遠赴北京在康熙帝面前表演過其快腿。康熙56及58年留有閩浙總督覺羅滿保兩度進奏薦舉麻達進京展演之遺留的史料,其中康熙56年7月18日滿文奏章:「麻達(ma ,da)番子..諸羅縣所屬北路熟番..自幼學習跑步,以快速且耐力為尚。..焦力烈等7個番子跑得好。他們說,臺灣盡是沙地,他們一日可跑二百里..試看犬時,雖跑得不快,但咬物尚有力,所以選了4犬7個番子..進呈聖主御覽」,帝珠批:「試試吧!」。(蔡偉傑,2008)
「麻達」廣義,原泛指「番未娶者」(詳如夏之芳「臺灣紀巡詩」以及六十七「番社采風圖考」),即指未成家之青少年人稱呼之;「劉志」謂,卽娶者曰「仙」(卽婚,納餉稅),班白者曰「老仙」(臺海使槎錄,已娶者曰「老纖」;番社采風圖考曰「暹」,指同一人物表述上音似字不同)。狹義則指「聽差者」,或曰「未婚,供力役」二者之謂。名稱南北地方各社,尚有不同之稱謂。如「諸羅縣志-雜俗」,縣治以南「聽差者」咬訂;諸羅山、打猫(今民雄)各社,謂之「猫踏」(音譯或成音轉如mada或mata);斗六門以北曰「貓鄰」(吳廷華謂:未受室謂之貓鄰,又謂之貓達)(另范、余之府志記:未嫁者另居一舍曰之貓鄰),「范志」、「余志」云「聽差者辦事」(即服傜役或許可看作如今日之另類服義務兵役)。而所指涉年齡各志籍載乃有不同定義,「諸羅志」:約十二、三歲外,凡未室者充之;立少稍長者為首,聽通事差撥(出公差)。但為成快腿須「箍(原文用木邊)肚」,「故有力善走,重繭累胝,能數千里」,其養成年齡各籍不同,「諸羅志」:年可十三、四,編籐或篾,圍腹及腰,使之束小,謂之箍肚,便於馳騁。康熙25年左右之「蔣志」:當十四、五歲時,必編藤竹圍腰,束之使小(似漢女纏足,為身體雕形),以期便捷。康熙33年「高志」、康熙51年「周志」:男女約十五、六歲時,編藤圍腰,束之使小(倒懸覆臟,食少力強),故射飛逐走,疾於奔馬。「番社采風圖考」:番俗以馳走飛逐為活計,憂肥腰為累,從髫齡便令箍腹。故麻達自12至15歲,是其箍肚最適齡,「諸羅志」更有載,在北部崩山八社及後「土龍」社一帶,麻達更是「編五色篾,束腹至胸(似女人馬甲)」。且「諸志」:既有室,乃去之(同范志、使槎錄:成婚則去之)。箍腹乃「恐腹大難於奔走」,是以「娶婦則去其束箍」,解箍當如解甲歸田。
如上四百多年前來台驅倭之陳第,既有觀察到原住民「習走」之風,學者潘英說,平埔族「習走」是為「鬥走」。故「麻達文化」乃根基於「鬥走(捷)文化」,志籍言「番以善走為雄」,即使平時「夜冷月明,展足鬥捷,腳掌倒彎去地尺許,如凌空遐舉;習之既嫺,故逐走射飛,疾於奔馬(諸志)」。番社采風圖考曰「鬥走」,「番俗從幼學走,以輕捷較勝負。練習既久,及長,一日能馳三百餘里」,這些經平日不斷練習,再加上節慶時的比賽,如御史夏之芳詩「小番鬥捷走如風,拓得圍場萬竹中,響急銅鈴疑陣馬,當先爭奪錦標紅」及黃叔璥詩「鬥捷看麻達,飄颻雙羽橫,薩豉聲鏗鏗,奮臂為朱英(紅布懸竹竿為幟,麻達先至者奪之,即令數十人於7、8里競走奪之,名曰奪標)」,從日常「習走」演變成「鬥走」之競賽文化,故有婦曰「汝男人英雄兼能捷走」,為原民最鼎盛之文化興事。
麻達為原民重要的文化傳承,其身上許多「稱頭」,更是深具文化的表現,喜貫大耳戴飾物(中部某些社麻達頂髮梳結兩髻曰對對),頭戴雉羽腰繫鵝管筆,手臂穿戴「薩豉宜(又稱卓機輪,南路則另有稱呼-咬根任)」,「諸羅縣志-番俗-器物」載,鑄鐵長三寸許,如竹管;斜削其半,空中而尖其尾,繫尖於掌之背,番約鐵鐲兩手,足舉手動,與鐲相撞,聲錚錚然。或另銜鐵舌,凹中;繫之臍下,搖步徐行,鏘若和鸞。騁足疾走,則周身上下,金鐵齊鳴,聽之神竦。夏之芳詩:「臂插文書任所之,飛行麻達好男兒。雙懸薩豉聲聲應,贏得蠻娘競說奇」。吳廷華詩:「刻期插羽走貓鄰,雨夜風晨往返頻。一道官文書到處,沿途響澈卓機輪」。卓機輪、薩豉宜即鈴鐸之屬,演變上有繁複化,從康熙23年蔣志之「鐵鐲環臂,以示壯觀」、乾隆6年劉志之「薩豉宜及雙腕帶三稜鐵鐲(銅鐵釧多者十數雙,黃叔璥更記錄到有兩手用五、六十者或用蛤釧),兩物相撞擊,另腰間鐵卷加鐵舌(助韻)」,乾隆12年范志之「手帶銅鐲或鐵環外(另有臂帶鐵釧,手執銅瓦者),腳帶鐵鐲,手腕縛草(狀如拂塵,當代山地舞易常出現之裝飾)垂至地(黃叔璥更早記載)」,這在天黑夜冷時分進行極速跑步,會使「暮夜有惡物,恃以不恐」,如同鳴笛示警之救護車。其聲響色燦之風騷狀,奪人耳目,難怪能博得原民貓女(後來手腳鐲普及至番女飾美)之青睞,乃有詩云「怪他麻達風騷甚,學得吹簫便是仙(娶妻者)」。「又製葫蘆為行具,大者容數斗,出則隨身,旨蓄、毯衣悉納其中,遇雨不濡,遇水則浮」。「腰上葫蘆頭上羽」、薩豉及縛草這些稱頭更是其專業性表現。是以,能司其職獲取社中之尊重地位,乃「趨勸供役,踴躍恐後」,除了「接遞公文,官給以餼」,故郵遞外,其職場更顯多功能化,還能當牛車駕駛之「麻達執鞭」,或轎夫如范咸詩「蜂腰鼓腹步徐徐,且喜今朝食有魚(凡長吏因公出差,番為肩輿,犒以酒食則歡欣鼓舞),意氣揚揚告猫女(昔原民女多以貓名),『適纔親御使臣車』」,在台灣西部交通線上扮演重要角色,渡溪時水路深淺安全性探測及「山溪驟漲欲濟無舟,肩輿車載,蟻擎以過,如履平地」。每年黍熟時為節之豐年慶典,「麻達於高處傳呼」,並作為當代傳令兵;還當「觀光列車司機」~「番社采風圖」中「遊車」執鞭駕車。也當望樓之斥侯(哨望),「社中各自置樓高,貓蹋更番未覺勞」,為其時之「保全」,可說「凡差役皆麻達所任」。
觀麻達迭經數代傳承,荷治復經明鄭時期,其特性逐漸形成優越的「職人文化」,清初「台海使槎錄」,對麻達遞送公文時,留下其工作精神描述:「麻達夜宿社寮,不家居,恐去社遠,致妨公務也」。時日夜撥番夫(麻達)二人守候,夙夜匪懈認真執勤。
哆囉嘓社(今東山鄉)麻達遞送公文歌:
我遞送公文,
須當緊到;
走如飛鳥,
不失散落;
若有遲誤,便為通事所罰!
惟麻達付出總比回報少,夏之芳「餐風宿露為當官,宿食經旬一飯丸。多少豪民安飽甚,動云番性耐饑寒」(夏註:番出應差止以雙手團熟飯一塊,繫于腰間,鎮日療飢止此,其實番亦歎飢苦,有可憫者,非其性然也),清初對抽撥牛車及勒派竹木(修船重料由山區輸送至平地)已覺知過度使用,故臺廈道高拱乾有頒「禁苦累土番弊示」文告,以資保護。
文獻中(范志)某些地區(崩山後龍等社)如果婦、女與麻達通(姦),則麻達不問,可能有受青少年保護法的保護。「麻達文化」數百年傳遞,提供台灣早期西部交通線上巨大貢獻,麻達可說「台灣交通服務業第一人」也。但其提供的服務,弔詭的,助益西部大開發,隨著西部漢人不斷侵墾,番社的流離失所,亦不斷隨著年代推進而消失,到後來文獻我們以文化特徵-「束腹」推論,文獻已未能出現在平埔族,僅載曹族、魯凱族及部分阿美族束腹之麻達文化遺跡,終至日治中期廢除(何聯奎等,1983),雖然「麻達文化」于今蕩然無存,但先代飛毛腿基因或許仍有遺傳到,則那天咱「台灣郎」得奧運賽跑金牌,就是最佳歷史見證!
歐陽泰著「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」p.145-1652年德國傭兵(VOC僱用)記錄到「飛奔的福爾摩沙人」-早期南台平原上的追鹿人
黃叔璥1721年任首任巡臺御史,乾隆元年1723年所著之「台海使槎錄」
六十七著「番社采風圖考」-遊車中表達麻達多功能之一
另翁佳音教授新著「解碼臺灣史」P.180-其將1648年來台德人G.Schmalkalden繪圖中四行文字部分譯文「咱整天跑步奔行,拼輸贏/手腕戴著環鈴鐺,響叮噹…」
陸傳傑先生「裨海紀遊新注」p.112-右圖中肩挑大葫蘆為其遠行行囊
陸傳傑先生「裨海紀遊新注」p.102-圖中小細腰上有描繪出「箍肚」,在北部某些社束腹至胸,如同現代女性所穿之「馬甲」
麻達飛毛腿專長有利傳遞訊息,故「凡差役皆麻達所任」,也職司「保全」業務
從日常「習走」演變成「鬥走」之競賽文化,先天與後天必然造就出飛毛腿
出自蔡偉傑「殖民檔案與帝國形構-論清朝滿文奏摺中對臺灣熟番的表達」《臺灣史研究》15卷3期p.25-55
康熙末年來台測繪地圖的傳教士馮秉正,同樣有描述到「原住民跑得比馬快,腰部用『布』裹起來,不知是否沒注意有『竹籐馬甲』?」
取自G狗大神的網文
土官使麻答為余問水(番兒矯健者,探水之深淺)
麻答:漢字記音詞,指未婚之男性青少年,或寫為「貓達」「貓踏」,其與稱作「暹」、「仙」或「老纖」已婚男性的明顯區別是箍肚。六十七《采風圖考》「恐腹大難於行走」,故束使小,以期便捷,青春期開始箍腹。直到二十歲結婚才解除約束。束腰不只是為使身手矯健,也是當時男子討好女性的方法。(許俊雅,2009)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