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見歷史上的台灣~東港思想起-「無官生還記」---葉錦祥
歷史是先人記憶,不必用立場去解讀,單純的文獻,讓後人追思先人的腳步,台灣自始只是大清的「手段」或「工具」,從來就不是「目的」,因為清廷怕這荒島成動搖中土之淵藪!但也讓許多中土人士枉死在這疫厲之蠻境,故台灣另有一諢名-「埋冤」(不只古人連古日人文獻也稱呼過),翻開台史之初,台灣竟也有讓無官可生還恐怖的「枉死城」!
台灣有史以來,最早死的最大咖-鄭成功,1662.6.23時推論死於風土病,1661.04.30來台,僅13個月又7天,享年39歲,英壯早逝(按阮旻錫「海上見聞」載,明鄭時「賜姓議取台灣..諸將雖不違阻,俱有難色,宣毅後鎮吳豪曾到其地,力言港淺大船難進,且水土多瘴癘。..初至水土不服,疫癘大作..」)。所以近來某些原住民要算「歷史帳」,可能先得釐清是「鄭克塽(少年傀儡)」的,「鄭經(好像也是39歲回天)」的,或「鄭大木」的!時台之瘴癘的可怕,不知害死了多少外港(省)郎,依康熙39年「裨海紀遊」記載,「客秋朱友龍謀不軌,總戎(兵)王公命某弁(軍),率百人戍「下淡水(今東港)」,纔兩月,無一人還(這種事只有「夢神」才有辦法)。說可怕嘛!
令人頭皮發麻的是,接到派令即知回不來,你會怎麼想!沒錯!老子不幹了。話說台灣入清,為防衛島嶼安全於南境設「淡水(最早稱下淡水)巡檢司」,巡檢司署最早即在東港,第一任巡檢順天人袁玟,康熙23年,開首發死(可能在24年),卒於官(任期內亡故)。故「康熙25年之臺灣府志-蔣志」這位子列有二位,第二位會稽人(南方的人士)謝寧25年任,26年亦卒於官。第三任義烏人樓鴻基27年任,31年卒於官。第"四"任,見四馬上死,山陽人高宗游,33年任當年即卒,非常恐怖,可能有影響到第五任,直隸人沈翔昇33年任,未屆期既告老解任(心裡毛毛的),阿婆浪港(漏跑)了!
康熙35年高志即記錄到這種怪事,認為必緣由,「水土毒惡,歷任皆卒於官;甚至闔署無一生還者(可能是疫情)。移駐所,宜亟議(此風水不佳)」,第六~九任皆卒於官,第十任46年由馮吉(名字取的好,八字不輕,且後其時經「由侯官縣五縣司調補/類似抽籤」)任,以丁憂由離任,才保命!後康熙47年-「周志」記「後官於此,暫駐興隆莊,遂因之」,不得不採遷駐所(非駐地)方式執勤,並在日後康熙51年移建於赤山巔。
第十一任保定人趙元凱50年任,首位秩滿回內地陞官。第十二任大興人王國興55年任,58年知縣李丕煜令其建祠(鄉厲壇)祀之,鳳山縣志載至此「庶幾疫厲不生,而民長享康寧之休矣」。東港枉死城自此改觀乎!所以中國傳統政權有似日本,仍帶有某種形式的「政教合一」政權!
早期下淡水為偽鄭流放罪人之所(另北台淡水亦同),陰風悲號,白骨枕野,居民觸之則病疫。「高志」謂,「鳳山以南至下淡水等處,蚤夜東風盛發,及晡鬱熱,入夜寒涼,冷熱失宜。水土多瘴,人民易染病」。郁滄浪亦觀察說「水土害人,鬼物為厲」,是以身必備「丸散藥及解毒辟癘諸方」(另檳榔及野山茶是民宦常食之辟暑熱症),但其北上採硫途中仍有成員因疾亡故。故清朝官方歷來在台施政上則配合「厲(鬼有所歸,乃不為厲)祭」之政教措施,是以我們可以理解民間普渡及送瘟神之王船祭必然盛行,此後產生著名的「東港王船祭」(台南西港燒王船同樣有名)也!但乾隆間「重修鳳山縣志」所記已不後往昔,乃「今開闢旣久,風氣日和,東港`赤山村落紛闐,瘴癘不作,無煩輾轉遷徙矣」,故時人已不復憶念先人之往事也!
東港人似乎很少人知道此地曾是歷史上令官害怕的「枉死城」
上為野人出版社出版-「聽看東港」
康熙39年/1696年郁滄浪之裨海紀遊已記有東港瘴癘之地
第五任沈翔昇告老還鄉及第十任逢兇化吉~馮吉,十位有兩位八字大有命回鄉,時東港最高長官任職死亡率高達8成,離九死一生真不遠矣!
風土不宜康熙51年下淡水巡檢司署從東港移建「赤山」
古台灣瘴癘疫疾荷治時早有傳聞,及傳說鄭成功攻台會議議論不一,許多將領心中可能此等原因不願意來攻取台灣
康熙58年鳳山知縣李丕煜令淡水司巡檢王國興建祠祀無主鬼魂,安境保民,庶幾疫癘不生
下淡水里東港一帶(鳳志-鄭時郎嬌一帶為皐人之鄉),古流犯處所白骨枕野,悲風冤厲
台灣風俗有其歷史淵源-建「無祀祠」,不能說「不問蒼生,問鬼神」
派兵駐守的陽亦抵不過陰兵
早期官方非常重視祭祀,故縣級有「邑厲壇」,下級地方亦有「鄉厲壇」
台尚王醮~送王船,「做醮文化」淵源而流長
大眾壇祀大眾爺→厲鬼也。前祀大眾,後祀觀音,東小屋男骸;西小屋女骸,壇後設同歸所,收埋枯骨
留言列表